标签:教师决策

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你,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你是什么意思

一、那个让我重新审视讲台的深夜凌晨1点15分,批改完第87份作文的我揉着发酸的手腕,突然发现键盘旁贴着的便利贴上写着学生稚嫩的字迹:"老师,您上次说的那个智能批改系统,真的能帮您早点休息吗?"这个瞬间像一束光照进我的备课日常。三周前教研会上,青年教师小陈演示的AI辅助系统正安静地躺在学校服务器里。作为有18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我始终坚信"亲手批改才能读懂学生",但此刻,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作业本...
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你,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你是什么意思

当教育者面临抉择:权衡利弊后的放弃更需要勇气

一、"不放弃"的执念与教育现实的碰撞清晨6点的办公室灯光下,我第5次修改着为小林设计的个性化教案。这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已经连续3周在课后留到天黑,但进步依然微弱。教师的本能驱使我不断加码投入,直到教务主任轻轻推开房门:"张老师,合唱团30个孩子等您排练市赛,教育局领导下周要听您的公开课,还有…您自己女儿的家长会好像也是今天?"这种场景对一线教师而言并不陌生。我们总被"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职业...
当教育者面临抉择:权衡利弊后的放弃更需要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