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者"性格特征的心理学解读: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观察与思考
一、引言:一个需要理性看待的社会现象在十五年的心理咨询与青少年教育工作中,我接触过三十余例涉及婚恋关系的案例。每当年轻学生在周记中隐晦地提及"喜欢上有伴侣的人",或家长在私下咨询时痛诉"婚姻遭遇第三者",都让我深刻意识到:这个群体不应被简单贴上"道德败坏"的标签,而需要从人格发展和社会心理角度进行专业解读。上周五,高三女生小雯(化名)在咨询室里攥着纸巾问我:"老师,她说只是想追求真爱,这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