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一周年记:在破碎的镜子里,我找到了更完整的自己

2025年09月10日


一、春分:当离婚证成为新课本

讲台上讲解《诗经·氓》的"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时,粉笔突然折断。学生们看见我蹲下去捡粉笔头,没人知道那天正是我离婚判决书生效的第365天。

办公室的万年青抽了新芽,像极了我偷偷在离婚证扉页画的简笔画——一个戴草帽的女人在田埂上奔跑,裙摆沾满泥浆却迎着风笑。这把年纪还学少女画插画,同事笑问我是不是恋爱了。我晃了晃保温杯里的枸杞:"在和自己热恋。"

二、夏至:在民政局门口吃冰淇淋

去年今天,我举着芒果味甜筒坐在民政局台阶上,看钢印落下时溅起的阳光碎片。穿职业套装的姑娘红着眼眶问我:"姐,你怎么还吃得下?"奶油滴在判决书上,像朵小小的向日葵。

"十年前我在这里不敢哭,现在终于敢笑了。"这话是说给她听的,更是说给二十多岁那个捧着结婚证、以为抓住爱情就抓住全世界的小姑娘。教师节收到的贺卡里,有张匿名写着:"谢谢您告诉我,离婚也可以是毕业典礼。"

三、秋分:把婚纱照改成拼贴画

美术课代表帮我用碎照片创作时,孩子们把前夫的领带剪成蝴蝶形状。"老师,这块空白我们贴什么?"我看着被撕掉的合影位置,递过去一包银杏叶:"贴秋天吧。"

那些熬红的深夜突然有了意义——当班主任手册里夹着的离婚协议书,变成学生们传阅的《重生指南》;当语文课讲到《孔雀东南飞》,我不再跳过"贺卿得高迁"那一段。教研组长说我的公开课有了"破茧的声音",其实不过是终于敢把伤痕写成板书。

四、冬至:家访时遇见了前婆婆

她站在校门口递来毛衣,针脚还是记忆里的模样。"给你织的,尺寸..."老人顿了顿,"按你现在的样子量的。"我摸着明显宽松的肩线,想起从前为讨好婆家硬穿小一码的自己。

飘雪时去了趟律师事务所,把"前夫"改成"某先生"的财产协议签好字。年轻律师欲言又止,我指着窗外操场:"看见那个跳皮筋的小姑娘了吗?离婚时她妈妈说我完了,现在她是我作文班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