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咨询真的有用吗?一位从业15年咨询师的真实观察

2025年08月02日


作为从业15年的婚姻家庭咨询师,每当被问到"婚姻咨询真的有用吗",我的回答总是:"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有用'"。上周刚结束咨询的张女士夫妇,在第三次咨询时曾拍桌质问:"为什么我们还在吵架?"而一年后他们带着手作点心来感谢我时,我才真正理解咨询的价值——不是消灭冲突,而是重建理解冲突的能力。

一、婚姻咨询的"有用性"真相

咨询室里最常见的两类夫妻:
1. 危机型:出轨、婆媳纠纷等急性冲突
2. 慢性消耗型:日积月累的情感淡漠

我曾用沙盘疗法帮助一对冷战8个月的夫妻。当丈夫把"家"的沙具放在妻子摆的"围墙"外时,妻子突然泪崩:"原来你觉得我筑了墙..."这种具象化的情感表达,往往比讲道理有效十倍。

咨询有效的3个必要条件:

  • 双方改变的意愿(哪怕只有1%)
  • 匹配的咨询师风格(权威型/陪伴型)
  • 现实的期待值(不是"回到从前"而是"重新认识")

二、那些被误解的咨询过程

很多来访者期待"特效药",但真正的咨询更像是:

  1. 情感翻译机
    妻子说"你从不关心我",咨询师会解码为:"我需要被重视的感觉"

  2. 互动显微镜
    通过分析"谁先打断对方说话"这类细节,揭示沟通模式

  3. 安全试验场
    在咨询室练习说"我需要你",比直接在家尝试更安全

记得有位丈夫抱怨:"花3000元就学怎么好好说话?"我请他对比:"如果花3000能让你的车不再异响,贵吗?婚姻可比车子复杂多了。"

三、什么时候咨询可能"没用"?

这些情况需要警惕:
- ✖️ 把咨询师当裁判:"您说是不是他错?"
- ✖️ 期待对方单方面改变
- ✖️ 咨询外不做"家庭作业"

有对高管夫妻总在咨询时互相指责,直到我要求他们每天记录"对方的善意时刻",僵局才被打破。咨询像面镜子,照见不愿意看的部分才是价值所在

四、给考虑咨询的夫妻建议

  1. 先做咨询师访谈(匹配度比资质更重要)
  2. 给彼此3次尝试机会(首次咨询普遍不适)
  3. 准备"疼痛预算"(触及真相时必然难受)

就像学游泳难免呛水,我常对来访者说:"你们现在的不舒服,正说明咨询在起作用——就像伤口清创会疼,但这是愈合的开始。"


最后分享个触动我的瞬间:有对金婚夫妻来做咨询,老先生说:"我们不是来解决问题的,是想学习如何带着问题继续相爱。"这或许就是婚姻咨询最本质的价值——在破碎处种下理解,在差异里长出亲密